自“燕赵山海·公益检察”专项监督开展以来,桥西区检察院紧跟上级院工作部署,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、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精准发力,以检察“力度”提升民生“温度”,办理的3起案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(优秀案例),办理的“督促整治广场舞噪音污染案”获评全国典型案例,并被央视《今日说法》专题报道。
助推生态环境建设,务求环资保护实效。紧紧围绕“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”的总体部署,深入推进环资领域专项监督。通过“检察长+河长”联合巡查,发现环城水系大谈段河道污染线索,利用无人机固定证据,并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,推动开展整治行动,累计清理河道垃圾320立方米、固体废物500余方,实施生态补水410万立方米。经综合治理,该河段水质明显改善,重现“水清岸绿、路畅景美”的生态景观。

针对群众持续反映的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,我院联合相关行政机关召开圆桌会议进行磋商,并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建立协同治理长效机制。经集中整治和综合治理,噪声污染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,真正地实现了还“静”于民。利用自主研发的“排水许可证大数据模型”,发现桥西区多家餐饮、洗车等商户无证向公共排水设施排污线索,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行政机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排查,建立污水预处理设施300余个,督促9000余家商户办理排水许可证,有效提高了城市水污染防治水平。
筑牢食药保护屏障,守护群众生命健康。坚持以为民办实事为导向,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专项监督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“假驴肉”问题,经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发现,部分商户销售的“驴肉”不含驴源成分,存在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。我院依法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治理,行政机关迅速开展专项整治,对多家涉事商户进行查处,并同步将问题线索移送驴肉来源地进行溯源治理,切实保障群众食品安全。
为打击执业药师“挂证”乱象,我院通过大数据监督模型比对、实地调查走访发现,辖区内50余家药店60余名执业药师疑似存在违法“挂证”线索,部分药店执业药师其实为医疗机构职工,并未在药店实际供职。我院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履职,除10余家已注销外,行政机关对40余家均下达了责令整改,有效规范执业药师配备使用管理。针对辖区部分药房售卖过期药品、药品存储不规范线索,通过制发检察建议,督促行政机关开展排查428次,对8家涉事药房进行了处罚,有效防止过期药、变质药流入市场,维护老百姓用药安全。
今后,我院将切实履行“公共利益代表”职责,深耕两个领域案件线索,找准切口,精准施策,持续提升公益诉讼民生“温度”,为守护绿水青山、保卫舌尖上的安全贡献检察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