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病到医院,小病到药店,药店是市民日常买药的重要场所,药店的执业药师负责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,确保用药安全。当前部分职业药师只是将个人的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在药店,而本人并未实际在岗执业,俗称“挂证”。“挂证” 执业药师法律意识淡薄,对执业药师岗位职责和法律义务认知不够,不能对公众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和审核,容易发生买错药、用错药、滥用药情形甚至出现用药事故,增加公众用药安全隐患。
为打击职业药师“挂证”乱象,督促行政机关系统治理,桥西区检察院调取了区审批局、区社会保险中心辖区内职业药师相关数据,通过大数据监督模型关键词比对,筛查出50余家药店60余名职业药师疑似存在“挂证”的问题线索,同时充分运用调查核实权,查明了部分“挂证”的执业药师的实际工作单位,证实其未在药店实际供职。该院依据《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》《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》等相关规定,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磋商会,通报了该院调查核实的情况,共同探讨了“挂证”现象的治理难题和治理思路,随后该院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,建议该局对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职业药师涉嫌“挂证”的现象进行监管,规范职业药师的配备使用管理。
接到检察建议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开展了打击职业药师“挂证”问题专项执法行动,对检察建议所涉药品经营企业逐一排查,其中10余家药房已经注销,40余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,已部署辖区市监所对所涉药品经营企业进行整改,部分药房已整改完毕,案涉“挂证”的职业药师已被注销,所有的药品经营企业均已签署了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,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。
下一步,该院将会持续跟进职业药师“挂证”专项整治工作,以公益检察之力维护百姓用药安全。